哈尔滨资讯 社保 办事指南 车主关注 旅游 交通 教育 专业 办理指南

哈尔滨大学

[切换城市]
哈尔滨站> 哈尔滨教育> 哈尔滨大学> 哈尔滨理工大学信息

哈尔滨理工大学

英文名:Harbi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简称:“哈理工”,“HUST” 所在地:哈尔滨 院校代码:10214 类型:工科类/理科类/文科类/理工类/考研院校

省部共建大学卓越计划国家中西部高校振兴计划省属重点大学
  • 哈尔滨理工大学师资怎么样, 哈尔滨理工大学师资好不好

根据官网2014年6月显示,哈尔滨理工大学有教职工2960人,其中专任教师1690人,副高职以上人员1400李大勇人,高级职称人数占专任教师总人数的51.0%。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 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全日制在校生34000余人,留学生100余人。黑龙江省高等学校教学团队(5个):
1.数学建模教学团队-----陈东彦 -----------机械基础教学团队
2.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团队-------李庆华-----电气工程教学团队

  • 杨嘉祥
  • 杨嘉祥,男,1938年7月生, 教授,博士导师  主要学术荣誉:  1、1990年获原机械工业部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  2、1991年获国务院颁发政府特殊津贴  3、1990年1991年分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三等奖各一项  研究方向及业务专长  1 高电压下气/水双相流体等离子体放电及其应用研究;  2 磁悬浮效应及其应用研究  1 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及国际会议发表关于油流带电、等离子体推进、污水处理及磁悬浮测振方面论文100余篇,其中:SCI收录8篇,EI收录50余篇。  2 获准国家发明专利《水射流等离子弧废液处理器》1项;  3 培养硕士研究生(已毕业):40余名,博士研究生:7名  2008和2009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电工学科评审专家.
  • 周美兰
  • 周美兰,女,1962年9月出生,博士,教授,九三学社社员,1984年参加工作,2009年5月被评为黑龙江省教学名师。长期从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教学与科研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智能控制与仿真、汽车控制系统与自动检测技术、PLC控制技术。  先后为本科生和研究生主讲了8门课程,所负责的“PLC电气控制与组态设计”课程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主持和参加了国家级和省部级等16项科研项目,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2项,司局级科技进步奖3项,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2001年以来,主持和参加省教学改革项目和校教学改革项目12项,发表教学研究论文15篇,主编教材2部,获省优秀教学成果1等奖和2等奖各1项。
  • 宋立新
  • 宋立新,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信号与信息处理学科。主要研究方向为:(1)信号检测与信息处理;(2)时频分析理论及应用;(3)数字图像处理。  主讲本科生和研究生有:数字信号处理、数字图像处理、现代信号处理、DSP原理及应用等课程。  先后主持或参加完成了多项省部攻关、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等科研课题,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三等奖2项。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其中的被EI、ISTP收录文章10余篇。近年来发表的主要文章有:  1. 二维EMD分解方法的比较与改进. 电子与信息学报,2008.12.(EI收录)  2. 基于Hilbert-Huang变换的心率变异信号分析. 振动与冲击, 2007.10.(EI收录)  3. 具有间断事件检测与分离的经验模态分解方法.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2007.2. (EI收录)  4. A study of the method for intermittency test of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 ICITA'2007, 2007.2. (EI收录)  5. Microcalcification detection using combination of wavelet transform and morphology. ICSP'2006, 2006.11.(EI收录)
  • 刘文里
  • 刘文里,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教育背景:  1978.03—1982.01,哈尔滨电工学院,电气测量与仪表,学士学位  1982.03—1984.09,哈尔滨电工学院,高电压与绝缘技术专业,硕士学位  工作经历:  1975.08—1978.03,哈尔滨冷轧带钢厂  1984.09至今,哈尔滨理工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研究方向:  1. 电力变压器理论与结构  2. 高电压绝缘技术  主要论著及科研成果:  先后承担并完成了国家“75”、“85”科技攻关项目、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哈尔滨市科技攻关项目各一项,并承担了多项校企合作项目。  在《电机与控制学报》、《变压器》等学术刊物和国际会议上发表论文30余篇,主审教材两部。  专利:  1. 油田抽油机用有载调压调容变压器 专利号: ZL 01 2 11522.3(专利权人)  2. 一种非晶合金有载调压变压器,专利号:ZL 2009 2 0098886.2(第一持有人)  3.一种非晶合金有载自耦调压变压器,专利号:ZL 2009 2 0098887.7(第二持有人)  社会兼职  全国变压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委员  《变压器》杂志编辑委员会 委员  电力行业变压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委员  黑龙江省变压器技术专业委员会 理事长  通讯地址:  哈尔滨理工大学 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高电压教研室  邮编:150040  电话:13936640759  传真:0451-86396301  E-mail:liugo1871@yahoo..com.cn
  • 郑殿春
  • 郑殿春, 教授,硕士导师。於哈尔滨理工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南非国VUT博士工作站经历,任教于高电压与绝缘技术专业,现从事电介质失效诊断、电介质放电现象、环境电工、生物电磁效应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同时为研究生开设高电压应用新技术、物理场建模与模式辨识等课程。  参加完成国家重大科技攻关项目七项,以及省部级项目十余项,并主持完成省部级科研课题八项。近年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和学术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四十余篇,被SCI、EI收录二十余篇。
  • 温嘉斌
  • 温嘉斌,男,1961年生 ,博士,教授。  1983年7月哈尔滨电工学院大学本科毕业,获工学学士学位;1989年毕业于哈尔滨电工学院电机学科,获工学硕士学位;2005年毕业于哈尔滨理工大学高电压与绝缘技术学科,获工学博士学位。  1983年8月哈尔滨电工学院电机系任见习助教,1984年8月哈尔滨电工学院电机系任助教,1991年哈尔滨电工学院电机系讲师,1996年评聘为哈尔滨理工大学副教授,2001年评聘为哈尔滨理工大学教授。  现主要从事电机及其控制、电机设计与冷却等方向的研究。先后主持、参加科研项目33项。其中,作为主要完成人,参加了国家自然基金和机械工业发展基金联合资助重大项目“三峡水轮发电机热变形及冷却技术研究”、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高压三相感应电动机节能关键技术的研究(2008BAF34B04)”。科研项目获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奖(进步类)三等奖2项、获司局级科技进步奖3项。  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其中国家级刊物论文和EI收录论文12篇、SCI收录论文1篇、ISTP收录8篇。1998年在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专著《电机内热交换》1部。  附件2 温嘉斌近五年个人情况一览表姓名温嘉斌出生年月1961.6学历/学位博士研究生/博士职称教授职称聘任时间2001.9所在学科电机与电器近五年代表性论文和著作1. 温嘉斌等.防爆型水冷电机内换热与温度场计算.电机与控制学报,2009.05,(EI:20092612154350)2. 温嘉斌等.光伏系统最大功率点追踪方法的改进.电力自动化设备(EI源刊),2009.29(6)3. 温嘉斌,张进宝,王吉涛.永磁往复直线电机的磁场参数计算.电机与控制学报(EI源),2008,12(3):309-3124. 温嘉斌,李菁华,宗继东.小波多分辨率分析在油田配电网谐波检测中的应用.现代电子技术,2008,31(3):134-135,1405. 石建飞,温嘉斌.电流源变频器供电异步电动机谐波电流的仿真与分析.防爆电机,2008.43(3):11-146. 许明宇,温嘉斌,吴桂珍.防爆型高功率密度电机温度场与流体场综合计算.防爆电机,2008, 43(3):30-347. 李菁华,温嘉斌,宗继东.大庆油田低压配电网谐波检测与研究.供用电, 2007,24(6):76-788. 孟大伟,徐永明,温嘉斌,刘宇蕾,刘成.潜油电机设计方法改进研究.石油学报,2007,28(3):127-130(EI源)9. 高阳,温嘉斌.基于有限元方法的双边直线感应电动机机械特性分析和计算.防爆电机,2006,41(3):22-2410. 杨波,温嘉斌,高阳,李谦祥.直线永磁往复式发电机的磁场和电磁力的有限元分析.防爆电机,2006,41(2):28-3111. 谢先平 ,温嘉斌,周美兰,王旭东.金属带式汽车无极变速系统建模及动态仿真.电机与控制学报,2005,9(1):72-76(EI收录)12. 杨奎林,温嘉斌,王元柱.油田用节能电机阈值的确定及动态仿真.哈尔滨理工大学学报,2004,9(6):14-1613. 魏华雄,温嘉斌.单相电机变频调速逆变电压谐波分析.防爆电机,2004,39(2):10-14近五年科研情况1. 潘波,孟大伟,李广德,梁艳萍,温嘉斌,赵勇,许春家,吴银龙,戈宝军,李伟力等.高压三相感应电动机节能关键技术的研究,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8BAF34B04),2008-20102. 温嘉斌,孟大伟,周美兰,徐永明,李一博,单薏.磁往复直线发电机的电磁理论与建模研究,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E200626),2006-20083. 温嘉斌,孟大伟,徐永明,周美兰.基于涡流场数值模拟的潜油电动机隔磁段及扶正轴承附加损耗分析与计算,大庆油田力神泵业有限公司,2006-20084. 温嘉斌,孟大伟,徐永明,周美兰.供配电网谐波污染治理技术研究,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第七采油厂(9.95万元),2006-20075. 温嘉斌,徐永明.中排量螺杆泵地面直接驱动装置研制,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24.5万元),2008-20106. 孟大伟,温嘉斌,邵永实,徐永明,刘宇蕾,刘成.黑龙江省攻关项目(GC07A501):潜油电机设计关键技术开发,2007-20097. 孟大伟,温嘉斌,周美兰,梁艳萍,刘善行,张纪勇,徐永明等.哈尔滨市科技攻关计划项目(2006AA2CG068):防爆型高能量密度水冷电动机研制,2006-20088. 孟大伟,温嘉斌,徐永明,周美兰.潜油电泵专用电动机分段处磁场FEM 分析与参数计算,大庆油田力神泵业有限公司,2006-20079. 孟大伟,温嘉斌,梁艳萍,单薏,徐永明,周美兰,李一博,张洪亮.黑龙江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WC02107):基于场路结合方法计算同步电机参数及性能大型软件包,2005.09鉴定10. 温嘉斌,周美兰,徐永明.往复直线发电机设计,青岛大学车辆电子技术研究所,2004-200511. 温嘉斌,徐永明,周美兰.潜油电机CAD系统研制,大庆油田力神泵业有限公司,2004-200512. 孟大伟,温嘉斌,徐永明,周美兰.188系列潜油电机电磁设计,大庆油田力神泵业有限公司,2004-2005
  • 李长明
  • 李长明,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教育背景:  1981.09—1985.07,哈尔滨电工学院,电气绝缘与电缆专业,学士学位  1990.09—1993.04,哈尔滨理工大学,高电压与绝缘技术专业,硕士学位  工作经历:  1985.07—1986.08,哈尔滨轻工是设计研究所  1986.09至今,哈尔滨理工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研究方向:  1. 智能聚合物绝缘材料  2. 高端聚合物电缆材料  3. 电缆制造技术  主要论著及科研成果:  1. 高分子绝缘材料化学基础. 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 2007  2. 改进的单纯形算法在研究聚合物绝缘材料热老化中的应用. 电工技术学报, 2005  3. 漆包线绝缘漆热老化反应动力学参数的研究. 材料科学与工艺, 2007  4. The electrical pre-stress on field dependent conductivity of the polyethylene and carborundum composite. ICPADM 2006,2006.6  5. 硅烷接枝聚乙烯的催化机理与交联动力学研究. 材料科学与工艺, 2007(2)  6. 聚乙烯/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的电老化性能. 哈尔滨理工大学学报, 2007(3)  7. 热老化过程中交联聚乙烯质量变化模拟. 哈尔滨理工大学学报, 2008(3)  承担项目:  1. 浇注绝缘预电应力效应及预电应力绝缘构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已完成  2. 聚合物/无机复合非线性电介质测试技术及其预电应力效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已完成  3. 聚乙烯绝缘电缆运行寿命在线无损检测的基础理论研究。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已完成  4. 高等级XLPE绝缘料生产工艺研究开发及工艺文件和生产标准制定。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在研  5. 核电站用1E级电缆研制与开发。黑龙江省重大科技攻关项目(GA09A201),在研  通讯地址:  哈尔滨理工大学 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电气绝缘与电缆教研室  邮编:150040  电话:13946186878  传真:0451-86396538  E-mail:hustlichangming@163.com
  • 张春喜
  • 姓名:张春喜  职称:教授  学历:博士  出生年月:1964年2月  从事专业: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  研究方向:  1.交流电机矢量控制技术  2.直流无刷电机矢量控制技术  3.软开关PWM DC/DC变换技术  4.电力电子系统仿真技术  5.智能仪表中的现场总线技术  主要业绩:  主要科研成果有:风力提水发电两用机组研制;30KVA具有故障自诊断功能的高频变频器研制;5.5KV开关磁阻电动机调速系统研制;电机专用控制芯片的应用研究;感应电动机故障诊断系统的研制,永磁无刷电动机智能技术的研究;水中脉冲等离子体推进技术的研究。至2009年12月指导了9届硕士生,共毕业22人。取得省部级科研成果10项,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黑龙江省教育厅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核心刊物上发表科技论文54篇,EI检索12篇。
  • 张沛红
  • 张沛红,博士,教授。  教育经历:  1984年毕业于哈尔滨电工学院绝缘技术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并留校任教,1989年获硕士学位,2006年获博士学位,2009. 12至2010. 12年加拿大滑铁卢大学访问学者。  研究方向:  1.纳米复合电介质介电性  2.电力变压器绝缘结构设计  已完成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无机纳米-高聚物复合物的介电性与局部放电老化机理研究”(2002-2006), 主要参加者。  黑龙江省教育厅科技项目“三氧化二铝、二氧化硅纳米复合聚酰亚胺薄膜介电特性研究”(2005-2008), 负责人。  黑龙江省教育厅科技项目“薄膜材料耐电晕老化试验装置研究”(2004-2005),负责人。  在研项目:  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500kV电力变压器电场计算及实验研究”(2010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负责人。  获奖:  “无机纳米/高聚物复合物的制备及其介电性研究”获黑龙江省科学技术一等奖。(2010年)  论文:  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其中,SCI、EI收录10余篇。  近期发表的主要论文  1.Zhang Peihong, Fan Yong, Wang Fochi, Xie Hua, Li Gang and Lei Qingquan,Conduction Current Characteristics and Carrier Mobility of Both Original and Corona-resistant Polymide Film,Chinese Physics Letters, 2005, 22(5): 1253-1255 (SCI收录)  2.Peihong Zhang, Xuan Wang, Chun Yang, Qingquan Lei ,The Charge Carrier Trap Energy Levels of Two Different Polyimide Films Characterized by Three Methods ,Proceedings of ICPADM 2009 - 9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Properties and Applications of Dielectric Materials, pp. 891-894 (EI收录)  3. Zhang Peihong; Chen Feng; Liu Yang; Lei Qingquan,Conduction Current Characteristics and Trap Levels of Nano-Al2O3 Composite Polyimide Films,2007 Annual Report Conference on Electrical Insulation and Dielectric Phenomena, pp. 260-2, 2007(EI收录)  4. Peihong Zhang, Lingyun Gai, Gang Li, Qingquan Lei, Study on Dielectric Characteristics of Nano- Al2O3 Composite Polyimide Film,Proceedings of ICPADM 2006 - 8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Properties and Applications of Dielectric Materials, pp. 759-762(EI收录)  5.Peihong Zhang, Gang Li, Lingyun Gai, Qingquan Lei, Conduction Current Characteristics of Nano-inorganic Composite Polyimide Films, Proceedings of ICPADM 2006 - 8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Properties and Applications of Dielectric Materials, pp. 755-758 (EI收录)  6. Peihong Zhang, Lingyun Gai, Gang Li, Qingquan Lei,Morphology Changes of Both Corona Aged Original and Nano-inorganic Hybrid Polyimide Films Characterized by SEM, Proceedings of ICPADM 2006 - 8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Properties and Applications of Dielectric Materials, pp. 882-884 (EI收录)  7.张沛红,李刚,盖凌云,雷清泉. 原始和耐电晕聚酰亚胺薄膜的高场电导特性. 材料研究学报,Vol. 20, No.5, pp. 465-468, 2006 (EI收录)  8. Zhang Peihong; Li Gang; Gai Lingyun; Lei Qingquan, The Conduction Current Characteristics of Both Original and Corona-resistant Polyimide Films, Proceedings of 2005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Electrical Insulating Materials (ISEIM 2005), pp. 301-3 Vol. 2, 2005 (EI收录)  9. Zhang Peihong; Zhang Weiguo; Liu Yan; Fan Yong; Lei Qingquan, Study on Corona-resistance of Polyimide-nano Inorganic Composites, Proceedings of the 7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Properties and Applications of Dielectric Materials, pp. 1138-41 vol.3, 2003 (EI收录)  联系方式:  哈尔滨理工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电话:0451-86391677  E-mail:zph6210@yahoo.com.cn  zph@hrbust.edu.cn
  • 周封
  • 周封  1、学科:电机与电器、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  2、研究方向:大型电机综合物理场计算;工业设备节能控制与故障监测;新能源发电及监测控制等  3、  周封: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1992年毕业于合肥工业大学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1998年于哈尔滨理工大学获电机与电器专业硕士学位,2005年于哈尔滨工业大学获电机与电器专业博士学位。2001年破格评为副教授,2005年破格评为教授。2006年晋为校级学科后备带头人,2008年晋为校级学科带头人,2009年评为优秀主讲教师。  学术兼职包括黑龙江省教育厅“大型电机电气与传热技术工程研发中心”的副秘书长、学术委员会委员等;校外的学术兼职包括WSEAS - The World Scientific and Engineering Academy and Society(国际科学与工程学会)会员,并为2006年第6届WSEAS电力系统国际会议执行委员会委员;IEEE Power & Energy Society(电力与能源学会)、IEEE Transactions on Energy Conversion(能量转换汇刊)的同行评议专家;黑龙江青年工作者学会会员,黑龙江省中小企业专家咨询委员会成员,中国电机工程学会会员;中国科技论文在线特聘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高校同行评议专家,以及省市攻关和基金项目的同行评议专家;大庆油田电力总公司和物管中心专家、省电力总公司、省政府采购中心专家等等。  学术论文  已发表学术论文66篇,1篇SCI检索,18篇EI检索,12篇ISTP检索。参加了IEEE、ICEM、COMPUMAG、WSEAS、ISEF等十多次国际会议的交流。  在科学出版社出版教材1本,2007年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并于2008年被省教育厅推荐参加国家精品课程评审。  拥有软件著作权1项,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9项。代表性学术论文如下:  [1] 周封,管春伟,李伟力,赵芬.铁耗和环流损耗分布对定子温度场及绝缘外表面散热系数计算的影响.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09, 29(21):124-130  [2] 徐国民,周封,吴红星. 抽油系统动力耦合模型及电机节能匹配仿真.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2010.  [3] Li Weili, Ding Shuye, Zhou Feng. Diagnostic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large hydrogenerator with insulation agi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eat Transfer Engineering. Vol.29, No.10, 2008, pp:902-909.  [4] Li Weili, Ding Shuye, Zhou Feng, Luo Yingli.The Calculation of Rotor Temperature Field for Hydro-generator as Well as the Analysis on Relevant Factors. The 12th Biennial IEEE Conference on Electromagnetic Field Computation Digest Book, 30 April-3 May 2006 , Miami, FL, USA , 2006, p 452-455.  [5] Zhou Feng, Li Weili, Xiong Bin, Hao Ting. Analysis of 3D Stator Thermal Field base on Coupled Fluid Field Calculation of Stator and Rotor for Hydro-generator. WSEAS Transactions on Power Systems, Vol.1, No.2, 2006, pp:323-330.  [6] 周封, 熊斌, 李伟力, 程树康. 大型电机定子三维流体场计算及其对温度场分布的影响.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Vol.25,No.24,2005,pp:128-132.  [7] Zhou Feng, Xiong Bin, Li Weili. The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Stator Fluid Field and Stator Core Thermal Field for Large Generator. Asia Simulation Conference 2005. The Six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ystem Simulation and Scientific Computing (ICSC’ 2005 Beijing), P. R. China. October 24-27, 2005, pp.1490-1493.  [8] Zhou Feng, Li Weili, Cheng Shukang, Dong Huanzhong. Diagnosis and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Large Hydra-generator Under steady-state After Heating Faults of Insulation Aging. Industry Applications Conference, the 39th Annual IAS Meeting (IAS’2004) October 3-7, 2004, Seattle,Washington, USA. vol.4, pp. 2275 -2282.  [9] Li Weili, Zhou Feng, Cheng Shukang. The Calculation of Rotor Temperature Field for Hydro-Generator as Well as the Analysis on Relevant Factors. Proceedings of 16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lectrical Machines (ICEM’2004), Sept. 5~8, 2004, Cracow, Poland. pp.995-999.  [10] Zhou Feng, Li Weili, Cheng Shukang. Calculation of the Temperature Field for a Large Hydro-Generator of Which the Stator Slots Have the Same or Different Phase Windings. Proceedings of 16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lectrical Machines (ICEM’2004), Sept. 5~8, 2004, Cracow, Poland. pp.995-999.  [11] Li Weili, Zhou Feng, Zhang Dong, Hou Yunpeng, Ding Shuye. Coupled Electromagnetic Fields And Temperature Fields To Analyze The Voltage-Fluctuate Of A Synchronous Generator With The Consideration Of Insulation Layers. 11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Electromagnetic Fields in Electrical Engineering (ISEF’ 2003), September 18-20, 2003, Maribor, Slovenia. pp.289-294.  [12] 程树康,李伟力,周封,侯云鹏。大型发电机定子绝缘老化后非线性温度场计算。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Vol.35,No.1,2003,pp:62-65,72。  [13] 李伟力,周封,侯云鹏,程树康。大型水轮发电机转子温度场的有限元计算及相关因素的分析。中国电机工程学报,Vol.22,No.10,2002,pp:85-90。  [14] Zhou Feng, Li Weili, Hou Yunpeng, Luo Yingli. Calculation of 3D Nonlinear Stator Temperature Field after Insulation Aging and Shelling for Large Synchronous Generator Based on FEM, Industry Applications Conference, the 37th Annual IAS Meeting (IAS’2002) October 12~18, 2002, Pittsburgh, PA.vol.4, pp. 2275 -2282.  [15] 李伟力,周封,侯云鹏,程树康,发电机定子绝缘老化故障的诊断和数值模拟,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Vol.34,No.2,2002,pp.181-186。  [16] 周封, 李伟力, 侯云鹏。基于涡流分布系数法的发电机定子温度场计算,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Vol.33, 2001,No.3,pp.295-299。  [17] 李伟力, 侯云鹏, 周封, 程树康。大型水轮发电机定子股线导热的数值分析。中国电机工程学报,Vol.21,No.7,2001,pp.115-119。  [18] 李伟力,侯云鹏,周封,Я.Б.Данилевич,程树康。汽轮发电机径切两向空冷系统转子温度场的计算方法。中国电机工程学报,Vol.20,No.8,2000,pp.74-78。  [19] 李伟力,付敏,周封,魏永田,程树康,黄东洙。基于流体相似理论和三维有限元法计算大中型异步电动机的定子三维温度场。中国电机工程学报,Vol.20,No.5,2000,pp.14-17,21。  [20] 梁艳萍,汤蕴璆,周封。大型汽轮发电机瞬态参数的数值计算。电工技术学报,Vol.14,No.2,1999,pp.5-10。  获奖情况  获省级以上奖励7项。包括教育部“中国高校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1项,“黑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1项。且被黑龙江省政府列为2001年重点推广项目,产品遍及大庆油田、华北油田等全国各大油田,为企业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科研情况  在科研方面,主持并参与了40多项各级科研项目,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支撑计划项目、省重大、重点项目等,并主持了2项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节能专向资金项目。成功地将部分科研成果进行了产品转化,在节能和设备远程测控方面形成多种稳定的产品,现场应用700多套。项目、课题名称(下达编号)项目来源起迄时间经费额(万元)承担单位本人排序基于抽油机与电机优化匹配的智能节能方法研究(2009RFXXG028)哈尔滨市科技创新人才研究专项资金项目(优秀学科带头人)2009.1-2010.1210.0哈尔滨理工大学11000MW水力发电机组研究:1000MW水轮发电机温度场计算(2007BAA05B00)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子课题)2008.11~2018.1256.0哈尔滨理工大学21000MW及以上核电用汽轮发电机关键技术国家外专局重点科技合作项目2007.9~2009.12110.0哈尔滨理工大学2100KW级高速永磁发电机研发哈尔滨东安发动机(集团)有限公司(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子课题)2008.7-2011.1255.0哈尔滨理工大学2油田远程节能监控系统的研制(2004L0042-00)黑龙江省科学技术项目(留学回国基金)2003.11~2009.65.5哈尔滨理工大学2螺杆泵用高效节能节材电机及智能控制系统(2004AA2CG104)哈尔滨市科技攻关计划项目2004.1~2006.1230.0哈尔滨理工大学2大型同步发电机定子内流动与传热特性研究(5057602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06.1~2008.1227.0哈尔滨理工大学4大型空气冷却汽轮发电机关键技术的研究(GB05A303)黑龙江省重大攻关项目2005.8~2006.1230.0哈尔滨理工大学7大中型高压永磁自启动电动机关键技术的研究(GB08A302)黑龙江省攻关项目2008.6-2010.1250.0哈尔滨海纳电机制造有限公司10电机群优化节能系统及数据远程发布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2010年节能专项资金项目2010.1.1-2010.12.30159.0哈尔滨理工大学1基于遗传算法的电机群优化节能系统研究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2009年节能专项资金项目2009.1.1-2009.12.25159.16哈尔滨理工大学1智能单井电能远程自动计量监测系统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第四采油厂科技项目2009.1.1-2009.12.3115.0哈尔滨理工大学1大庆油田抽油机优化设计选配新方法研究(抽油机与电机匹配技术研究)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第九采油厂2008.1-2008.1210.0哈尔滨理工大学1抽油机与电机优化选配方法研究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第九采油厂2007.1-2007.1210.0哈尔滨求事技术服务公司1地区电网电压无功优化运行闭环控制系统黑龙江汉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2007.5-2007.123.5哈尔滨理工大学1离网型永磁风力发电机及其控制器研制哈尔滨九洲风力发电机有限公司2009.1-2009.935.0哈尔滨理工大学2350MVA全氢冷大型汽轮发电机关键技术的研究哈尔滨电机厂有限责任公司2007.5-2008.1230.0哈尔滨理工大学2
  • 付敏
  • 付敏,女,1969年生,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教育背景:  1988.09—1992.07,哈尔滨电工学院,电气技术专业,学士学位  1992.09—1995.07,哈尔滨电工学院,电机专业,硕士学位  2000.03—2005.10,哈尔滨工业大学,电机与电器专业,博士学位  工作经历:  1995.07至今,哈尔滨理工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研究方向:  1. 电机电磁场及温度场数值计算  2. 永磁电机起动性能分析  3. 电力系统数字仿真及优化分析  参加的科研项目:  1、 同步电机热过渡过程的研究。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  2、 大容量空冷汽轮发电机多场耦合理论研究。高等学校博士学科专项科研基金  3、 同步发电机定子热问题的理论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4、 大型水轮发电机磁热耦合分析。黑龙江省博士后基金  5、 油田机采井系统优化设计。企业委托  通讯地址:  哈尔滨理工大学 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电力系统及自动化教研室  邮编:150040  电话:13946047079  E-mail:mfumin@163.com
  • 李文娟
  • 968年生,1989年毕业于太原机械学院自动控制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1992年毕业于哈尔滨电工学院电机与电器学科,获工学硕士学位;2005年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获工学博士学位。2006~2010年在哈尔滨理工大学电气工程学科进行博士后研究。主要从事电力电子技术、工业自动化技术、汽车主动安全控制技术、成像系统像质评价技术的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主持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主持完成黑龙江省教育厅科技项目1项,参与完成多项省部级科研项目。曾获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奖(自然类)三等奖。在国内外核心刊物与国际会议上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EI收录20余篇。获得实用新型专利2项。主持和参加省教学改革项目和校教学改革项目12项,发表教学研究论文10余篇,主编出版教材1部,参编出版教材1部。  联系方式:  哈尔滨理工大学 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电力电子教研室  邮编:150040  电话:13946047059  E-mail: lwenjuan@163.com
  • 高晗璎
  • 姓名高晗璎性别男年龄40职称教授专业电力电子本人于1997年由东北大学研究生毕业分配到哈尔滨理工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工作至今,长期从事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学工作,为本科生主讲过《电机控制》、《交流调速》、《自动控制原理》、《电力电子技术》、《工厂电器》和《电力电子装置与系统》等课程,为研究生主讲过《电力电子技术专题》。本人长期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科研获奖3次,获国家专利5项,获校级优秀教师一次,现为电气学院电气传动与电力电子专业学科后备带头人。教学立项:1.异步电动机VVVF变频调速实验教学平台的研制,哈尔滨理工大学教学立项;2.无刷直流电动机实验教学平台的研制,哈尔滨理工大学教学立项; 3.吸尘器用无刷直流电动机控制系统的研制,哈尔滨理工大学大学生创新性实验立项; 4. 理工科“电机控制”课的教学改革与实践,黑龙江省新世纪教改立项。科研:1.具有能量回馈的汽车底盘测功机系统的研发,黑龙省科技攻关;2.游梁式抽油机变频节能系统,哈尔滨市科技攻关项目; 3.基于可重构DSP的开关磁阻电动机驱动器,哈尔滨市科技攻关项目。获奖情况:1.具有故障自诊断功能的高频变频器的研制获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和黑龙江省高校科技二等奖;2.油田抽油机专用调容防窃电变压器智能控制一体化拖动装置获黑龙江省科技发明二等奖。专利:1.螺杆泵自适应变频驱动及电量监测装置,实用新型专利,0228490.0;2.三相混合式步进电动机正弦波细分驱动器,实用新型专利,200520020947.5;3.基于可重构DSP的开关磁阻电动机驱动器,实用新型专利,200720116224.4;4.新型的水泵压力闭环控制器,实用新型专利,200720116775.0;5.新型的能量回馈装置,实用新型专利,200720116776.5。
  • 韩宝忠
  • 韩宝忠,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教育背景:  1988.09—1992.07,哈尔滨电工学院,电气绝缘与电缆专业,学士学位  1998.09—2001.04,哈尔滨理工大学,高电压与绝缘技术专业,硕士学位  2001.11—2005.07,莫斯科动力学院,电工材料与制品专业,博士学位  工作经历:  1992.07—2004.08,哈尔滨理工大学电缆材料研究所  2004.09至今,哈尔滨理工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研究方向:  1. 电、磁场调控聚合物材料结构与性能  2. 智能聚合物绝缘材料  3. 高端聚合物电缆材料  主要论著及科研成果:  1. 高分子绝缘材料化学基础. 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 2007  2. 改进的单纯形算法在研究聚合物绝缘材料热老化中的应用. 电工技术学报, 2005  3. 漆包线绝缘漆热老化反应动力学参数的研究. 材料科学与工艺, 2007  4. 量子隧道效应压敏复合材料. 功能材料, 2008  5. 碳化硅/低密度聚乙烯复合材料的直流伏安特性. 复合材料学报, 2008  6. 碳化硅/硅橡胶复合材料的非线性电导特性. 功能材料  7. 镍粉粒子形态对硅橡胶基复合材料拉敏性能的影响.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8. Effect of Magnetic Field Treatment on Properties of Thermosetting Polymers and Their Composites. ICPADM 2009  9. Fenglian MA, Baozhong HAN, Yanjie WANG, Hui JIANG. Effect of Magnetic Field on Conductivity Properties of Carbon Filler/LDPE Composites. ICPADM 2009  10. 磁场处理对LDPE及其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电导特性的影响. 新型炭材料, 录用  发明专利:  1. 带非线性绝缘层的高压、超高压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 申请号:200810209807.0(第一申请人)  2. 带非线性屏蔽层的高压、超高压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 申请号:200810209795.1(第三申请人)  3. 聚烯烃基非线性电介质材料. 申请号:200810209802.8(第三申请人)  承担项目:  1. 外磁场对热成型加工聚合物基复合材料微观结构及介电性能的影响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677011),在研  2. 内外磁场对含有微米、纳米粒子的具有磁介质损耗的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研究。中俄国际合作(NSFC-RFBR)项目(50811120047),在研  3. 基于磁场处理技术的新型聚合物基PTC材料的研制。黑龙江省留学归国人员科学基金(LC2008C18),在研  4. 外磁场辅助制备高性能聚合物基非线性智能材料及制品技术研究。黑龙江省留学回国人员科技项目择优资助,在研  5. 核电站用1E级电缆研制与开发。黑龙江省重大科技攻关项目(GA09A201),在研  6. 非线性绝缘介质的预电应力效应研究。教育部留学归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完成  7. 非线性智能绝缘材料基础性研究。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0060400832),完成  通讯地址:  哈尔滨理工大学 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电气绝缘与电缆教研室  邮编:150040  电话:13945049716  传真:0451-86396538  E-mail:hbzhlj@163.com
  • 康尔良
  • 康尔良,男,博士,副教授。  中国电机工程学会会员;中国同步电机测试标准委员会委员;中国中小型电机测试标准委员会委员。  1、学历 1986年9月至1990年7月,合肥工业大学电气工程系,电机专业学习并获工学学士学位。  1993年9月至1995年12月,浙江大学电气工程系,电机及其控制专业学习并获工学硕士学位。  2001年9月至2005年10月,哈尔滨工业大学电气工程系,电机与电器专业学习并获工学博士学位。  2、研究方向 (1)、特种电机及重型电机试验和参数辨识研究;  (2)、交流伺服电机及驱动系统研究;  (3)、特种电机设计; (4)、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  3、科研 (1)、1993年-1995年在浙江大学开发完成水轮发电机系统调速运行(交流励磁)仿真软件开发。  (2)、1997年-2000年开发完成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开发并先后应用于黑龙江省延寿电业局、哈尔滨电力调度中心、肇州电业局、勃利电业局的杏树变电站和西藏山南地区电力局。  (3)、2001年-2002年在哈尔滨工业大学完成了哈尔滨电机厂特种电机试验站的电机测试软件平台开发。  (4)、2002年在哈尔滨工业大学完成3轴数控绕线机控制平台软件开发。  (5)、2003年-2005年在哈尔滨工业大学完成了哈尔滨电机厂重型电机试验站电气参数测试工作站汽轮发电机稳态参数测试软件平台开发。  (6)、2004年在哈尔滨工业大学组织和参与了齐齐哈尔大华电气有限公司开发功率型交流伺服系统开发。  (7)、2004年在哈尔滨工业大学组织和参与了长春第一光学有限公司开发电梯门机控制交流伺服系统开发。  (8)、宽调速大扭矩永磁同步电机驱动系统研制。黑龙江省科技厅项目(攻关)。  (9)、2006年-2008年完成基于电力电子技术的哈尔滨电机厂特种电机试验站1000KVA试验电源和上海电机厂重型电机试验站的12000KVA试验电源的数字化控制及电机测试系统研发。  (10)、2008年完成了天津赛瑞机器有限公司电机试验站的双馈风力发电机测试软件平台开发。  (11)、2008年-2009年完成了哈尔滨电机厂火电试验站的电机测试软件平台开发。  (12)、2008年- 与上海电科所合作进行国家科技支撑技术课题:矿用电机系统节能技术研究。  (13)、2009年完成了佳木斯防爆电机研究所电机试验站的电机测试软件平台开发。  (14)、2009年- 开发江西力德风力发电机有限公司的直驱式风力发电机试验电源控制系统软件和电机测试系统软件。  (15)、2004年参与了GB-1029-93-T《三相同步电机试验方法》的修订工作;2008年参与了《笼型变频电机试验方法》的起草、制定工作;2008年参与修订GB-T 755 旋转电机(牵引电机除外)确定损耗和效率的试验方法等电机标准制修订工作。
  • 卢迪
  • 姓名:卢迪 性别:女 出生日期:1971年5月  主要工作经历: 1996、4~1999、7 哈尔滨理工大学 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电子信息工程系 助教 1999、7~2004、9 哈尔滨理工大学 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电子信息工程系 讲师 2004、9~2009、9 哈尔滨理工大学 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电子信息工程系 副教授 2009、9~ 哈尔滨理工大学 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电子信息工程系 教授  主要学习经历: 1989、9-1993、7 哈尔滨电工学院 工业自动化专业 学士 1993、9-1996、4 哈尔滨理工大学 自动化仪表及装置 硕士 1999、9-2004、9 哈尔滨工业大学 导航、制导与控制 博士 2006、12-2009、5 哈尔滨理工大学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博士后 2006-11-2007、5 日本上智大学 机械工学科制御学科 访问学者  主要研究方向:数据融合、故障检测、图像处理、智能交通系统  近3年主要承担课题有: 1、 基于汽车计算平台的CAN总线信息汽车故障综合分析及预报系统;信息产业部 2、 数据融合系统中传感器管理方法;黑龙江省博士后基金 3、 基于CAN_LIN 总线车载故障检测及预报系统;哈尔滨市高新技术产业专项资金项目 4、 数据融合技术在发动机故障诊断中的应用;黑龙江省教育厅 5、 基于抽油机与电机优化匹配的智能节能方法研究;哈尔滨市科技创新人才研究专项资金项目  近3年发表文章: 1、 机动目标跟踪的完全最小二乘法输入估计;电机与控制学报 2、 New multi-focus image fusion scheme based on wavelet contrast;Proc. the 8th IASTE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ignal and Image Processing, SIP2006(EI 20084811747739,ISTP BFR52) 3、 A Switching Control Scheme for the Synchronization of Serially Connected Multi-Stage System;Proc. ACC’2007(EI20080211015381,ISTP BGW84) 4、 一种基于小波方向对比度的多聚焦图像融合算法;中国图形图像学报,2008,1 5、 基于C8051F005的流量水头效率监测仪的设计和实现;电子元器件应用,2007,5 6、 ZOO MFFT 在车载FSK信号高精度检测中的应用;自动化技术与应用,2007,1 7、 一种通用嵌入式Ethernet接口设计与实现;国外电子测量技术,2008,2  8、 ARM7的bootloader浅析;自动化技术与应用,2008,2 9、 基于EMD和ZFFT的UM71轨道信号解调算法研究;自动化技术与应用,2008,9  出版教材: 1、计算机图形学原理及应用,国防工业出版社
  • 韦琦
  • 姓 名: 韦琦  职 称: 教授  性 别: 男  民 族: 汉  出生日期: 1972. 11  研究方向 :移动通信系统信号处理,医疗图像处理,电力系统信号处理,复杂系统脆性理论及其应用,智能电网,双语教学  E_MAIL :weiqieric@sohu.com  学 习经 历:  1989-1993 湖南大学 电气工程系 电力系统自动化专业, 获工学学士学位  1997-1999 哈尔滨工业大学 电气工程学院,电工理论与新技术专业,获工学硕士学位  2000-2004 哈尔滨工程大学 自动化学院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  2004年11月起至2009年5月,哈尔滨理工大学电气工程博士后流动站,博士后。  2005-2006 日本立命馆大学情报理工学部访问学者  2009.12-2010.12 美国阿拉巴马大学大学 访问学者  工作经历:  1993-2001 哈尔滨工业高等专科学校 电气工程系 助教,讲师  2001-2004 哈尔滨理工大学 电子信息工程系,讲师  2004-2009 哈尔滨理工大学 电子信息工程系 副教授,硕士导师  2009-至今 哈尔滨理工大学 电子信息工程系 教授,硕士导师  主要科研与教学经历  1. 黑龙江省教育厅项目,11511075,电力系统脆性及配电网自愈重构策略的研究,1万,负责人,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  2.国防科工委2002年基础研究项目(J1600B001)主要成员,26万。复杂大系统脆弱性理论研究。该项目已经鉴定,并获得2006年黑龙江省高校科学技术一等奖,排名第2;  3.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2005037656,三等,1万;电力系统脆性及配电网自愈重构策略的研究,2005年-2009年。  4.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E200932),,基于复杂系统脆性理论解除管制电力系统脆弱性研究,5万,负责人,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  5.在本科教学工作中承担的课程有:现代通信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专业英语,自动控制原理,信息论,其中现代通信技术采用双语教学,教学工作量饱满。在研究生教学工作中承担的课程有:扩频通信与CDMA,数字视频处理。2004年评为硕士指导教师,正在指导硕士研究生7人,已经毕业11人;  出版的著作:  复杂系统的脆性理论及应用.韦琦(排名第2). 2009.12. 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  发表的文章: 在核心期刊,国际会议发表文章30篇  [1] 陈希有 韦奇,改进矩阵变换器在非对称输入情况下的空间矢量调制策略电工技术学报.2000,15(2).-78-82,40  [2] 陈希有 韦奇,直接实现式矩阵变换器换流方法的改进,电气传动自动化.2000,22(1).-11-14,17  [3]WEI Qi JIN Hongzhang JI Ming THE RESEARCH ON BRITTLE CATASTROPHE OF COMPLEX GIANT SYSTEM,IEEE Region 10 Technical Conference on Computers, Communications, Control and Power Engineering (TENCON’02) October 28-31, 2002 Beijing, CHINA(EI检索,Accession number: 03307565091; ISTP收录)  [4] WEI Qi JIN Hongzhang GUO Jian JI Ming,ANALYSIS ON THE COLLAPSE OF COMPLEX SYSTEM BASED ON THE BRITTLE CHARACTERISTIC,2002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Nonlinear Theory and its Applications(NOLTA 2002)  [5] 韦琦 金鸿章 郭健 吉明, 基于脆性的复杂系统研究,系统工程学报,2004年6月,  [6] 韦琦 金鸿章 姚绪梁 郭健,基于脆性的复杂系统崩溃的研究,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2003年4月。  [7] 韦琦 金鸿章 郭健,基于脆性联系熵的复杂系统崩溃致因研究,自动化技术与应用。2003年第四期  [8] Qi Wei, Hongzhang Jin, Jin Guo. RESEARCH ON THE COMPLEX SYSTEM BASED ON THE BRITTLE CHARACTERISTIC, Annual Conference of the Society of Instrument and Control Engineers. (SICE2003), 2003,August4-6,Fukui, Japan(ISTP收录)  [9] Qi Wei,Hongzhang Jin, Jin Guo. STUDY ON COMPLEX SYSTEM BASED ON THE BRITTLENESS. 2003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ystems, Man and Cybernetics (SMC2003), October5-8, 2003, Hyatt Regency, Washington, D.C., USA(EI检索,Accession number: 03487751194,ISTP收录)  [10] 韦琦 金鸿章, 郭健 复杂系统崩溃的脆性致因的研究,系统工程。2003年4期  [11] 韦琦 ,宋立新 ,戈宝军. 基于博弈论与协同学的柔性双语教学研究.航空教育,2003年第2期,87-89页  [12] Qi Wei, Lixin Song, Baojun Ge, The Research on Flexible Bilingual Teaching about the Courses of Information Based on Game Theory and Synergetics. The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Electrical Engineering Education, Nov.26-28,2002,Beijing,China ,pp92-96  [13] 韦琦,CDMA正向业务信道的可视化仿真,无线通信技术,2003年5月。  [14] 金鸿章,郭健,韦琦,林德明,吴红梅.基于滑动 检验法的非典型性肺炎疫情的脆性分析.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2003年10月  [15]郭健,金鸿章,韦琦.基于脆性势函数对复杂系统的脆性分析.自动化技术与应用,2003,22(7):5-7,21页  [16]金鸿章,郭健,韦琦.基于尖点突变模型对复杂系统脆性问题的研究.船舶电子工程.,2004年2期  [17] Jin Hongzhang, Wei Qi, Guo Jian, Lin Deming. Research On the SARS Based On the Brittleness of Complex System. Proc. of IEEE Inter. Automation Conf. Hong Kong. Dec. 13-15, 2003.  [18] Wei Qi ,Qi , Wei Xinlao. Brittleness Theory and its Application On the Self-Healing Reconfiguration for Shipboard Power Systems SICE Annual Conference 2005 in Okayama, August 8-10, 2005 Okayama University, Japan(EI检索:Accession number:06149795962)  [19] Qi Wei and Xinlao Wei.Brittleness Theory and its Application on the Analysis of SARS Proceedings of the 6th World Congress on Controland Automation, June 21 - 23, 2006, Dalian, China(EI检索:Accession number: 071510541252)  [20] Qi Wei and Xinlao Wei Electric Power Load Profile Estimation Based on Kernel Independent Component Analysis DCDIS 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Life System Modeling and Simulation (LSMS2007) Chinese Association for System Simulation (CASS) 2007年9月  [21] 韦琦,魏新劳.应用核独立分量分析的电力用户负荷曲线估计.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08年6月( EI检索082711351801)  [22] 刘瑜,韦琦,魏新劳(学生1作). 基于盲源分离技术的电力用户负荷曲线估计.电工技术学报.2009年10月  [23]韦琦,刘瑜,魏新劳.应用改进独立分量分析算法估计电力用户负荷曲线.高电压技术.第36卷第4期2010年4月30日.  [24]王浔,韦琦.(学生1作). G.729语音编码算法研究及其DSP实现 电子科技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07年1月  [25]荣盘祥,金鸿章,韦琦. 基于元胞自动机的复杂系统脆性的研究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06年4月  [26]Rong panxiang, Jin Hongzhang, Wei Qi. Brittleness research on complex system based on brittle link entropy JOURNAL OF MARINE SCIENCE AND APPLICATION.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06年6月 [27]谢金宝,杨广学,韦琦.光纤Bragg光栅传感器及其应用.传感器与微系统. 2006年4月  [28]柳长源,毕晓君,韦琦.基于蚁群算法求解TSP问题的参数优化与仿真 信息技术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 2009年4月  [29] 韦琦, 张向阳,苏晓宇.CDMA系统基于无参似然率准则的盲多用户检测.哈尔滨理工大学学报.2009年8月  [30]徐秋平,韦琦. .(学生1作).独立分量分析在PET图像去噪处理中的应用.哈尔滨理工大学学报2009年12月
  • 杨广学
  • 姓名:杨广学 性别:男 出生年月:1956-05-21  工作单位: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所在学科:信号与信息处理  专业技术职务:副教授  研究生指导教师类别: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  学历学位情况:  1983年哈尔滨电工学院电缆材料与技术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  1988年北京邮电学院电磁场与微波技术专业,获工学硕士学位。  主讲的本科生课程:  现代通信技术、信息论、编码技术、电磁场与电磁波、信息论与编码  主讲的研究生课程:  光纤通信系统  学术论文发表情况:  1、 光纤Bragg光栅传感器及其应用,传感器与微系统·25(4)·72-74、2006-04(CSCD核心)  2、 分段FFT算法在FBG传感器信号解调中的应用,传感器与微系统·25(8)·77-81、2006-08(CSCD核心)  3、 基于长信号快速相关算法的FBG传感解调,光电子·激光·17(11)·1326-1329、2006-11(EI Compendex 检索号:070510399986)  4、 光纤光栅测温系统在变压器绕组热点温度在线检测中的应用,黑龙江电力·28(5)·379-381、2006-5  5、 基于凌阳单片机的光纤光栅传感器解题系统,电子科技·207 5-8、2006-12  6、 一种高精度光纤Bragg光栅传感器解调方法研究,传感器与微系统·26(9)17–19、2007-09(CSCD核心)  7、 基于径向基函数网络的FBG传感光谱的重构,传感器与微系统·26(10)·12-14、2007-10(CSCD核心)  8、 一种ASON网络中分级服务的实现与仿真,光通信技术·31(9)·18-21、2007-9(CSCD核心)  9、 基于LabVIEW的光拍频噪声的特性分析,国外电子测量技术·27(10)12-13、2008-10(CSCD核心)  10、 基于小波的自适应阈值白光干涉数据去噪,国外电子测量技术·27(11)20-22、2008-11(CSCD核心)  11、 波分复用加光栅光谱形状复用的FBG传感解调技术,光电子·激光·20(4)·466-469、2009-4(EI检索)  出版专著、译著及教材情况:《电磁场与电磁波》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9年02月  科研情况:黑龙江省自然基金项目“利用光纤光栅进行电气绝缘故障检测的基础研究”(项目编号:F0315)2005.01-2006.12  上海三原电缆附件有限公司技术开发合作项目“110kv XLPE绝缘电缆终端光纤光栅温度监测研究”2008.9-2009.6
  • 周永勤
  • 周永勤,男,1971年生,副教授,工学硕士,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电机工程学会会员。讲授“电力电子技术基础”、“电力电子专题”、“现代电源技术”、“单片机原理及应用”等本科及研究生课程;指导4届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电能变换与节能技术领域的研究,目前研究方向为高效电源、电机驱动及自动测试技术。  参与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省部级项目3项、厅局级项目4项,横向课题十多项,获省级科学技术奖进步二等奖1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EI收录4篇,ISTP检索3篇。  联系方式:  办公室:哈尔滨理工大学(西区)汽车电子工程中心  电话: 0451-86390351(O)  电子信箱:zyqemail@163.com  通信地址:150080 哈尔滨市学府路52号 哈尔滨理工大学(西区)179信箱
  • 刘骥
  • 刘骥,男,1972年1月生,汉族。1994年毕业于原哈尔滨电工学院电气绝缘与电缆专业,2000年毕业于哈尔滨理工大学高电压与绝缘技术专业,获工学硕士学位。现任哈尔滨理工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高电压技术教研室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近年来先后参加和主持黑龙江省与哈尔滨市科学基金项目、科技攻关项目等纵向和横向科研10余项,在国际刊物、国际会议和国内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其中EI收录8篇。主讲课程主要有:《工程电介质物理》、《高压电器原理及应用》等本科生课程和硕士生课程《电能质量分析与控制》。研究室具有较为先进的软硬件环境,可以从事DSP软硬件应用平台开发、现场CAN总线应用、可编程器件(CPLD/FPGA)应用、电力电子器件应用、基于Visual Basic编程的高压电器设计软件包开发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主要研究方向:介电谱分析及其绝缘诊断技术、电力滤波与节能新技术、智能高压电器技术。  联系电话:13936391075  E-mail: liuji@hrbust.edu.cn
详细地址
  • 详细地址: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学府路52号
  • 电话:
    %u0030%u0034%u0035%u0031-%u0038%u0036%u0033%u0039%u0030%u0031%u0031%u0034
相关推荐
广西民族大学师资好不好,广西民族大学师资怎么样 西南石油大学师资好不好,西南石油大学师资怎么样 兰州交通大学师资好不好,兰州交通大学师资怎么样 云南师范大学师资好不好,云南师范大学师资怎么样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师资好不好,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师资怎么样 甘肃政法学院师资好不好,甘肃政法学院师资怎么样
相关专题
[查看更多]
其他地区 热门标签 常见问题

本文内容和图片部分来自网络公开信息,如有侵犯您的版权或著作权请速与我们联系 (在线客服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或给我们发邮件(1078189145@qq.com)), 我们承诺核实后工作时间1小时内删除;2、本文内容、观点以及数据是根据网站大数据算法得来,仅代表本站观点,我们不保证其绝对真实和数据可靠,仅做参考,勿引用做其他用途, 否则因此产生的一切损失和法律后果本站概不承担。3、本文排序、排版、内容组成、设计的知识产权(版权)为城帮网city12580.com所有;转载、引用本文数据内容、排序结果请注明来源“城帮网”, 且要有来源链接指向本文。全文转发或抓取、抄袭本文内容,我们将提起法律诉讼保障本网站权益。